1.  MegaLink系列设备的使用特点
◆  MSR-120和MSR-130分别只支持4E1和8E1通道传输,而MSR-120A和MSR-130A分别为4E1/LAN和8E1/LAN通道传输,既支持E1通道传输,也支持以太网网桥通道。MSR-120总传输速率为8Mbps,MSR-130总传输速率为16Mbps。因此在设备选型时应考虑其间的差别。 
◆  MegeLink扩频微波通信产品不同型号之间的功能比较
  
    
      
        
          | 
            
              
                |  | MSR-120 | MSR-120A | MSR-130 | MSR-130A |  
                | 接口 | 4E1 | 4E1 和 LAN | 8E1 | 8E1 和 LAN |  
                | 数据速率 | 8.448Mbps | 8.448Mbps | 16.896Mbps | 16.896Mbps |  
                | 信道带宽 | 20MHz | 20MHz | 20MHz | 20MHz |  
                | IP接口 数据速率
 | 无 | 和E1口共享带宽,根据E1接口的占用情况分配IP接口的数据带宽 | 无 | 和E1口共享带宽,根据E1接口的占用情况分配IP接口的数据带宽 |  
                | 接收灵敏度 | -86dBm | -86dBm | -82dBm | -82dBm |  | 
      
    
  
 
2.MegaLink系统2.4GHz频率规划
1)  频率范围
 
2400MHZ---2483.5MHZ
 
2) 频率划分 
MegaLink扩频微波通信产品的射频单元的射频带宽固定为20MHZ。2.4GHz全频段可以分为子段A和子段B,中心频率间隔为43MHZ,子段A和子段B之间有23MHZ的间隔,如表所示,图1和图2给出了频率划分的示意图。
  
    
      
        
          | 
            
              
                | 频率子段 | 子段A | 子段B |  
                | 低频率 | 2410MHz | 2430MHz |  
                | 高频率 | 2453MHz | 2473MHz |  | 
      
    
  
 
 3. MegaLink系统5.8GHz频率规划
3. MegaLink系统5.8GHz频率规划
1)   频率范围 
5725MHZ---5850MHZ 
2)   频率划分
 
MegaLink扩频微波通信产品的射频单元的射频带宽固定为20MHZ。5.7GHz全频段可以分为子段A、子段B和子段C,中心频率间隔为63MHZ,子段A和子段B之间有43MHZ的间隔,如表所示,图1和图2给出了频率划分的示意图。
  
    
      
        
          | 
            
              
                | 频率子段 | 子段A | 子段B | 子段C |  
                | 低频率 | 5735MHz | 5755MHz | 5775MHz |  
                | 高频率 | 5800MHz | 5820MHz | 5840MHz |  | 
      
    
  
 
 4. 微波链路附近有其它相同频段的微波设备,怎样才能避免受到干扰?
4. 微波链路附近有其它相同频段的微波设备,怎样才能避免受到干扰?
  从技术角度讲,在进行新的微波链路设计前应先进行电磁干扰环境测试,以查明可能产生干扰信号的频率、带宽、电平强度、传输方向等参数。链路设计时应合理选择链路频段以避开干扰信号。
  如果在建站地点确实存在干扰信号,又不能改变建站地点,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减弱干扰信号产生的影响。下面是几项可以考虑的措施:
◆  尽量选用较大口径的天线。大口径天线具有增益高、波束窄的特点,因此大口径天线在减弱干扰信号方面具有下述特点:
1)  链路储备余量大,有足够的储备能量抵抗干扰;
2)  窄波束可以减小从其它方向来的干扰信号的可能性和干扰信号电平(只要不是同方向);
选用大口径的天线不但可以减弱其它系统对自己的干扰,也可以减小对其它系统干扰的可能性,因为窄波束使发射信号扩散的角度小。
◆  考虑使用天线的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之间的隔离特点。试着改变天线的垂直极化或水平极化不同的安装方式,看是否能减小干扰信号电平;
◆   选择不同于干扰信号频谱的射频频段,以避开干扰信号、或减弱干扰。
 
5.用点对点设备组成点对多点系统有何弊端? 
    我们在实际工程中经常遇到点对多点的应用方式,这是由电信网络的分级(分层)的树状拓扑结构决定的。在工程设计时,经常有人用多组点对点的设备来组成点对多点的问题,这样做存在严重的缺点:
(1)频率利用率很低。点对点设备不具备组网功能,因此只有靠不同频率的设备才能实现互相隔离,5。8GHZ频段只有3个频段,因此如果把这3个频段(共125MHZ)全用上,也只能实现一点对三点,频率效率很低;
(2)容易受到其它支路设备的干扰。由于点对点设备的输出功率是固定的、不能调节的,因此远端点在距中心站有远有近的情况下,近距离的远端点设备的发射信号就会对远距离的设备的信号产生干扰,即大信号抑制小信号,尤其对于邻频道信号更为突出;
(3)使用设备量大,成本高。例如,对于点对点设备组成的一点对四点的传输网络,中心点需要4套设备(IDU+ODU),而真正的点对多点系统只需要1套设备,这就大大降低的设备使用量,同时也减小的设备安装的工程量;
(4)扩容和升级困难。在将来的系统的扩容和升级问题上,除了可使用的资源有限(如频率)外,再增加设备还会增大与其它设备之间干扰的可能性,尤其在中心点。 
    针对用点对点设备组成点对多点系统的缺点,我们推出了真正完整的时分方式的点对多点无线接入系统(TDMA系统)。该系统完全克服了上述缺点,可以在10MHZ带宽上实现一点对四点的组网方案。